新聞

返回上一頁
教育傳媒到校
2025年10月
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九龍三育中學 - 2025年10月

校本課程啟迪新質潛能 多元學習經歷 促進全人成長


九龍三育中學是位於油尖旺的直資男女校,按基督教教育原則,靈、智、體三育並施,在德行、知識及體能各方面啟導學生。學校以學生為本,識別學生才能,提供適切的課程,以裝備學生應對未來。學校除提供傳統學科,亦就社會發展趨勢,為同學提供實用及多元化學習經歷,透過校本課程,探索個人潛能,朝多元出路方向努力。梁詠梅校長深信,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特的,全校老師都健康快樂地成長,最終實現自我價值,培養出具備創新能力的未來領袖。

推行跨界別專業合作 擴大同學學習領域

在全球各地推動智慧城市發展的大潮流下,九龍三育中學自2019-20學年起,嘗試將在智慧建築、智慧城市及低空經濟等領域廣泛應用的GIS(地理空間資料技術)與BIM(建築資訊模型)納入正規課程中,成為香港首間提供同類課程的學校。

學校也積極與不同界別合作,先後跟幾家資訊科技界別企業簽訂合作備忘錄,例如跟Esri中國(香港)有限公司聯手制定校本地理空間數據課程、開設老師培訓及技術支援,同時協同其他社群推展GIS學習,此協作關係算是開中學界先例。另外,在香港科技園公司的牽引下,學校亦先後與園區智能機械人公司豐疆智能(FJ Dynamics)及綠創能源有限公司(Green Vigor)簽署策略合作備忘錄,共同推動創新教育與可持續發展科技。

資深智慧建築業界專業黃慧敏博士亦領導多位來自工程、建築及測量專業的人士,為學校設立「燭天計劃」(Project Luminary),引導學生認識智慧施工及建造業數字化科技;計劃又設立專項獎學金,供在STEAM及工程學科上有優良表現之在校學生或畢業校友申請。

同時,學校積極與外界合作,擴展STEAM教學資源,調節企業商用技術解決方案成為中學生可理解的維度,再引入課堂中,讓學生直接接觸前沿科技,具體理解行業運作模式與科技趨勢,為未來升學及職場的選擇作好準備。

技能認證x實踐應用 激發自主學習動力

學校以「技能認證x實踐應用」為核心,推動校內STEAM教育發展。過去一年,學校重點開展GeoBIM教學,八成初中學生成功獲得BIM Viewer初階認證。該證書涉及建築模擬、建築領導力等實用技能,與建造業議會(CIC)相關標準銜接,為學生未來從事建築設計、室內規劃等工作奠定基礎。同學更可向專業團體如香港建築信息模擬學會(HKIBIM)申請成為Young Member,進而由課室向外跨出一步,得到與專業人士接觸及學習的機會。對於能力較強的學生,學校還提供進階培訓。

九龍三育中學亦推行資優計劃,盡展學生潛能,並參加各項校外比賽,2022年起,歷年來在發展局「空間資料共享平台大獎」中屢獲大獎。中三級同學參加香港建造學院舉辦STEAMX BIM建造模型創意設計比賽,獲得初中組亞軍。同學的建築設計作品「紫荊之家」獲得評審的高度嘉許。2022-25年,幾年間亦在GIS Academy GIS應用比賽中囊括多個獎項,可見校本課程發展下來已累積了一定成果。

多元學習經歷 拓展視野

為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,學校精心策劃了多類遊學與交流活動,聚焦技能學習與體驗式成長,讓學生在真實場景中接觸新事物、提升能力。梁校長表示:「今年暑假,我們組織了日本福崗運動體育交流團,以校隊成員為核心,在日本專門安排棒球學習課程。在當地專業場地與教練的指導下,從零開始了解棒球規則與技巧,沉浸式感受運動魅力。另一支團隊則前往貴州參與榕江村超足球交流,我校學生成為首批參與該賽事的香港中學生。村超賽場規模宏大,可容納數萬名觀眾,對手雖同為中學生,卻來自體育學院。雖然實力有點懸殊,但我校學生面對勁敵仍然抱着要『人生要有追球(求)』(村超口號)的精神認真踢,揮汗如雨……展現了優秀的運動員精神﹗」

在藝術領域,學校組織學生參與英國步操樂團交流活動。參與學生此前無步操樂團相關基礎,但憑藉對軍樂的興趣,主動投入九個月的專項訓練。他們在專業老師指導下學習軍鼓演奏與步操動作。最終,學生在暑假前往英國利物浦,與友校步操樂團合作,在街頭、市政廳等場所完成公開表演。整個過程中,學生不僅掌握了新技能,更在跨文化交流中提升了自信心與團隊協作能力。

科技賦能 強化語言素養

學校積極引入創新工具與教學模式,助力學生提升語言能力與科技素養,適應新時代學習需求。英語教學方面,學校延續傳統優勢項目,在三位英語外籍老師協助下,學校每年都舉辦英文話劇公演,鼓勵學生自主編排、表演,提升口語表達與戲劇創作能力。此外,外籍英語教師還開設西班牙語興趣班,學生在學習新語言的過程中,不僅拓展了語言視野,還借助西班牙語與英語的發音共性,增強了語言學習的語感與自信。

為進一步提升英語學習的自主性與針對性,學校引入AI教學平台,搭建學校專屬登錄入口,學生可在平台上自主完成英文模擬卷練習、口語訓練。AI系統會即時批改作業並提供回饋,且不進行分數排名,消除學生的競爭壓力,讓他們能專注於自身能力提升。

學校還計劃推廣「英文AI互動機械人」專案,學生可親手拼裝LEGO機械人,並通過程式設計讓機械人實現英文對話、朗讀英文書籍、糾正發音等功能。這種「動手x學習」的模式,將英語學習與科技實踐結合,既提升了學習趣味性,又增強了學生的成就感。未來,學校圖書館將進行改造,增設專屬空間供學生開展機械人製作與英語互動活動,進一步優化學習環境。

營造溫暖校園 關注學生身心成長

梁校長深知身心健康對學生學習與成長的重要性,因此學校常駐兩名社工與一名輔導員,提供充足的專業輔導資源。學校積極回應政府倡議,選拔學生擔任「精神健康大使」,協助宣傳心理健康知識;同時通過情緒管理課程、健康講座等活動,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與調節情緒。作為基督教學校,以堂校合作的模式,通過靈育課程與宗教活動,從精神層面給予學生關懷,幫助他們建立積極的人生態度。

為營造溫暖、有歸屬感的校園環境,學校允許學生在小息時段到圖書館與校園貓咪互動,或探望校寵鬆獅蜥,在學習之外獲得心情紓緩的空間,增強對學校的歸屬感。

學校多年來一直均獲基督教服務處頒發「關愛校園」殊榮,另自2021-22學年起,每年均獲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「樂繫校園」多項大獎,肯定學校在學際、情意連繫等成長工作上的成果。2024-25學年更獲「樂繫校園」 飛躍進步大獎。

全周期成長支持 助力長遠發展

學校注重對學生的全周期成長支持,從在校期間的職業探索到畢業後的升學與發展,均提供針對性指導與幫助,強化學生對未來的規劃能力與母校歸屬感。在校期間,學校通過豐富的職業導向活動,例如邀請各領域從業者分享經驗;開展工作坊讓學生體驗職業技能,引導學生思考職業方向。

針對畢業生,學校設立專項獎學金,覆蓋大學階段的學習與發展。若畢業生在大學期間成績優異,均可向母校申請獎學金,體現學校持續對校友的關懷和支持。梁校長補充:「單是去年的畢業典禮,已有八位校友獲頒獎學金,他們的進步經歷也成為學弟學妹的榜樣。」

對於在特定領域有潛力但缺乏資源的學生,學校透過資優計劃,精準栽培,助同學實現理想。

 

教育傳媒

梁詠梅校長 梁詠梅校長
學校以學生為本,識別學生才能 學校以學生為本,識別學生才能
學校積極與外界合作,擴展STEAM教學資源 學校積極與外界合作,擴展STEAM教學資源
推動創新教育與可持續發展科技 推動創新教育與可持續發展科技
學校以「技能認證x實踐應用」為核心 學校以「技能認證x實踐應用」為核心
學校精心策劃了多類遊學與交流活動 學校精心策劃了多類遊學與交流活動
簽署策略合作備忘錄 簽署策略合作備忘錄
提升自信心與團隊協作能力 提升自信心與團隊協作能力
助力學生提升語言能力與科技素養 助力學生提升語言能力與科技素養
拓展了語言視野 拓展了語言視野
精準栽培,助同學實現理想 精準栽培,助同學實現理想
學生在小息時段到圖書館與校園貓咪互動 學生在小息時段到圖書館與校園貓咪互動
引導學生思考職業方向 引導學生思考職業方向
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
返回上一頁